夜游文創燈光,作為文旅項目支柱,可讓文化“亮起來”,讓文化“會說話”,讓文化形成屬于自己的特色。
可簡單的燈光造景早已屢見不鮮,游客多樣化、個性化的體驗式需求難以滿足,因而需要“夜游文創”科技燈光結合夜游形式、互動裝置、制景等各種表現手段,通過對場地規劃分析、人群的定位、以故事內容植入IP形象、規劃游覽體驗路徑、把夜間藝術情景營造、互動體驗環節的搭配方式,打造出一個極具體驗感的夜間文旅產品。
在浙江省的西北部一座網紅“打卡地”的傳統村落——安吉蔓塘里。這座一直以竹子和白茶而聞名的村落,如今,正以“夜游文創燈光”的新面貌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賞游玩。
塘里村項目是集全息燈光秀、傳統文化展示、鄉村集市經濟等業態為一體的鄉村沉浸式旅游綜合體,以創意燈光的新點子“點亮”振興之路,打造鄉村“沉浸式夜游”新典范,蔓塘里一舉成為夜游勝地。走進劍山村蔓塘里自然村,伴隨著空靈夢幻的音樂,數萬盞燈光隨地形山勢變幻莫測的閃耀,將游客帶進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。
在充分挖掘當地文化的同時對于這里原有的生態基本都保留了下來,就連這里的許多燈光都是就地取材,利用當地豐富的竹資源打造而成了一盞盞充滿藝術氣息的燈光效果。
光影、藝術、科技、文創、沉浸式……這些以往并不與農村相連的元素在這里高度融合,玩出了農村的高級感。蔓塘里自然村雖然是一個只有80村民的小村落,但在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文化后,在設計上極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生態等豐富的鄉村元素。
3D投影的元素設計里,以不破壞鄉村主體構成為基準,大量運用了螢火蟲、動植物、云、雨、樹林等自然元素來表現鄉村的自然肌理,用視覺強化的藝術表現來凸現鄉村夜晚的自然美、內涵美!
庭院燈、地埋燈、洗墻燈、草坪燈、水底燈、景觀燈將這個小山村裝扮得五彩繽紛,聲、光、電、水、的效果交相輝映,描繪出嶄新的鄉村篇章。漫天的“螢火蟲”舞動閃爍,夢幻逼真。讓這座靈峰山腳下的小村落成了安吉的網紅村,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。在燈光項目的帶動下,全村建起了民宿群、餐飲店、小吃街,土特產實現線上線下銷售的民營經濟。
鄉村夜游項目利用了原有的鄉村空間,注入新的業態,城市在告別“夜太黑”的同時,鄉村也在向告別“夜不亮”。夜游文創燈光的加入將提高游客在鄉村的參與度和逗留時間,釋放夜間經濟巨大的潛能。